“我觉得电视剧第一个误区是不接地气。无论是年代剧、现代剧还是军旅剧,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假。”“排名前十的作品能称之为好电视剧的寥寥可数。”近日,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在京举行第三次编剧沙龙会议,编剧们围绕当前电视剧创作存在的误区展开了讨论,并就如何走出误区、创作精品给出了自己思考的答案。
不接地气源于没有深入生活
解放军总后勤部电视艺术中心主任、编剧马继红指出,目前电视剧存在不接地气、不合逻辑、情节注水、神化拔高等误区。她举例说:“前一段播出的一个反映新四军的剧,当时新四军的抗战环境应该是什么样的,大家可能都知道,但是出现在屏幕上的新四军女兵,个个穿着新军装,而且还抹着口红。这像是战争年代的新四军女兵吗?”
对于如何深入生活,马继红给出了两点建议,一是广泛地进行采访,二是通过读书来间接了解。她举例说,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会长高满堂在创作《温州一家人》时,就在采访上下了很大功夫。为了找到有分量的故事,他一直追着采访对象到了广州。在广州,人家还不愿意接受采访,他就拉人家喝酒,喝了好几瓶之后,人家才滔滔不绝讲出他的创业史。“如果他没有打动这个人,这个剧中的人物可能就不会这么有声有色、有血有肉。所以我觉得我们不缺生活,缺的是深入生活。”
高满堂说,电视剧创作确实存在严重的“闭门造车”情况。“一些编剧无端地制造家庭矛盾,把家庭里人与人的矛盾演绎成了人和狼的矛盾。”他呼吁更多编剧能深入生活,在电视剧里去塑造真正典型的“人”。
编剧要有人文情怀
在电视剧创作误区重重而电视台又在追求收视率的现实下,生产流程上短平快的电视剧该如何突破,编剧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。
资深影视剧编剧、导演陈秋平表示,编剧不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工匠,而是要做一个有情怀、有责任、有感情的文学家。
着名编剧、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副会长刘和平说,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期,在这种时候,很多东西制约了编剧。但是电视剧仍然可以针砭时弊。“如果说文艺作品连针砭时弊都不敢了,那是我们没有文化自信,也没有文化自觉。”